本文结合本人的工作以及研究报告整理而成,本主题预计会有至少五个专题,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先系统性的概述。环境大家通过简书或者公众号(爱思考的涂图博士)进行交流。
自去年习主席在气候峰会上宣布了中国的“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之后,从国家到地方,从金融到科研,双碳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投资人来讲,更得关注点还是双碳可能带来的投资机会。目前的几个口径来看,未来30年投资总额肯定是超百万亿级的,部分机构甚至喊出了大几百万亿的规模。
今天先大致梳理一下双碳的历史和中国要实现双碳为什么要有如此大的投资规模。部分内容直接用之前笔者在公司内部沟通的PPT截图来说明。
(一)中国在双碳方面的承诺:

(二)实现碳中和中国要面临的压力

中国的碳排放量接近全球碳排放30%;单位GDP排放量是全球的1.6倍;80%碳排放来自于电力和工业(由经济结构造成)。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多个重要的文件中会将绿色能源放在首位。中国超过1半的碳排放来自于电力及热力;第二大排放来自于工业,占比28%,第三位的是交通,10%。从目前一级市场以及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与新能源有关的光伏、风能产业链的个股在过去两年上涨幅度巨大,而新能源车产业链同样表现优异,“宁王”不断创新高,市值已经达到了1.6万亿,成为各大公募持仓的第一位。

碳达峰,碳中和将会是一个一场涉及多个行业的,社会性变革,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是一场不可错失的投资机会。
据高盛预计,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中国未来需要投入16万亿美元打造“绿色基建”。其中9万亿美元将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对电网及储电机组等进行重大升级;2.6万亿用于交通运输、工业及热能等基础设施;1.2万亿美元用于电动车的运输基建;约1.2万亿美元用于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资料来源:高盛
未来30年中国碳中和所带来的投机机会将会超过百万亿人民币,甚至是大几百万亿人民币的规模。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PE行业来说,可以说是当下最大的一个发展机遇之一。天量的投资,意味着巨大的产业链研发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金融机构给予多层次多模式的支持,而PE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资料来源:高盛
股权投资市场投早、投新的特性会得到充分发挥。响应国家战略引领,聚焦于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前沿科技项目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股权投资可以发挥其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支持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的研发,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未来待续)
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文地址:双碳投资机会梳理(一)
随着自动化控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到高铁,核电,小到一款定制的传感器,PLC都能在其中大展身手。在工控领域,PLC的应用极其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性价比也在不断的提高。 第一次接触PLC是在大学课堂上,当时学的是欧姆龙PLC,后来学校组织参加了一个等级证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