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 | 星期日
【再见了,通信行程卡】
据通信行程卡官方公告称: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三大运营商将删除行程卡用户数据
库评:疫情三年以来,除了核酸检测之外,行程卡和健康码也成了人们出入各种场所的“通行证”。行程卡的全称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三大运营商可通过获取持机用户在14天之内拨打电话、上网所产生的“详单文件”以及“GPR信令数据”来分析基站的位置,并以此记录下用户最近几日的行程信息。而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过去只能显示到过某个城市而不能细化到区的通信行程卡,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成为一些地方随意加码防疫措施的依据之一。不过,随着行程卡的退出,这些乱象也将彻底消失,相关用户数据都会被彻底删除,以杜绝数据安全风险。
【中国芯加速崛起】 中国首个原生Chiplet小芯片标准发布 中国拟1万亿扶持芯片 我国物联网安全协议关键技术成为国际标准
【绿色革命拉动能源行业爆火】 成立4个月子公司在手订单超亿元 深交所要求大烨智能说明合理性 12月15日,大烨智能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根据关注函,大烨智能被要求进一步披露全资子公司江苏大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近日签订的框架协议详细信息等情况。据公开信息,刚刚于今年8月份成立的大烨智慧能源,业务主要围绕分布式储能相关产品。据披露,截至12月11日,公司自研的部分户用储能电池产品已经通过了多项认证,并与相关合作方签订了涉及金额不低于1亿元的“订单”。 库评:对于美国首次实现聚变点火一事,有人认为这是人类获得真正清洁、取之不尽能源的一大突破口,也有不少人也提出了质疑,同时有专家提醒,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验目的,不是给人类提供能源解决思路,而是核武器研究。但无论如何,这终究是国际核聚变研究的一大进步。显然,“人造太阳”离应用还有多远,仍是未知数,或许还需借用那句广为流传的调侃:“核聚变发电仅需20年,而且永远如此”。科学家们顶着这句调侃奋战多年,也是因为坚信探索清洁能源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吸引他们不能止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尚且如此,核聚变领域更是任重道远。
【制裁与突围】
Arm确认对华禁售先进芯片设计产品,阿里等中企受影响 余承东称华为手机又活过来了 马上就准备投入新的战斗 近日,在@央视财经 《遇见大咖》节目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做手机背后的心酸,称Mate 50是生死之战。余承东坦言,在做Mate 50之前,很多领导说他在赌博,成本比别人高,还有如此多的限制,称Mate 50不可能成功,并劝他放弃。但是他想要用这款产品来继续证明成功,毕竟手机价值含金量太高了。由于供应被限制,芯片被限制等等,这些都让Mate 50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余承东和华为团队并没有放弃,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用户失望。谈及当知道Mate50卖得特别好时,余承东表示:“我们又活过来了,我们又重新回来了。 库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手机业务受到重创,发展阻力重重,但其仍在坚持迭代不同系列的手机产品,即使无法直接使用5G网络,也仍收获了一众拥趸的支持。而这也在侧面说明了5G目前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并非刚需,一方面原因是缺乏杀手级应用。目前,移动用户端的数据密集型应用主要就是视频,4G显然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场景的视频应用,所以华为的手机产品即使受限于5G网络也仍然能够通过其他方面的优势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例如信号稳定性与强度、拍照能力等。 来源:物联网智库、36Kr、cnBeta、证券时报网、快科技、钉科技、车云网、环球网、新华网、新智元、C114、微博、知乎等 日日夜夜呕心沥血的整理团队:物联网智库(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物联网平台
相关推荐: 突发!高管降薪,停止所有招聘!贾跃亭造的车真的要交付了?特朗普发行个人形象NFT,每张99美元;13家美科技巨头暴跌丨IoT早报
12月17日 | 星期六 今日物语 AIoT Headline 要从战略高度用好开源模式,聚焦开源RISC-V架构,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统筹推进RISC-V生态建设,与世界开源同行协同努力,最终使RISC-V架构能在世界CPU市场与x86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