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全球早已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全球范围内主动连接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已达数百亿(IoT Analytics,2021)。大规模IOT设备生成的数据需要统一,并进一步处理和转换,以成为上层平台或应用程序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一过程需要可靠和高效的IOT数据基础设施软件的支持。
去年底,物联网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开源提供商EMQ赢云科技(以下简称EMQ)与英特尔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物联网数据基础设施最佳案例评选”大赛,旨在发掘物联网领域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可参考性的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实践案例。经过三个月的广泛征集,评选结果于近日正式公布。来自中国信通院、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权威专家,从收到的大量案例作品中,评审选出了包括三峡集团、中石油华北油田、建信金科等企业在内的共16个获奖团队。
4月7日下午15:00-16:30,EMQ和英特尔将举办本次大赛优秀获奖者现场路演。来自能源、金融、交通等不同行业的标杆企业,将分享他们在利用数据基础设施软件搭建物联网平台和应用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行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实践经验。
基础设施和尖端技术,数字化转型深入成千上万个行业
大赛项目覆盖面广,其中企业赛道获奖项目涉及工业智能制造、能源设备管理、油田危化品控制、车路协同、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物联网应用场景。这充分说明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已经渗透到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体现了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基于EMQ提供的数据基础设施软件和英特尔Edge软件中心提供的各种软件资源,所有参与企业构建了一个集数据采集、处理、分发和存储于一体的IOT数据平台。在数据支撑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微服务等新兴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数据,释放其价值。
很多团队来自行业标杆企业,他们展现的实际案例对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比如三峡研究院储能系统管理平台项目,为大型储能系统的能源管理和运维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数据接入解决方案,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战略背景下,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实践经验;再如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车路协同项目,搭建车路协同运营管理平台,实现车路云连接,为车联网产业生态起到示范作用。
不难发现,利用数据基础设施软件搭建底层架构,然后基于海量可靠的数据源进行业务创新,已经成为各行业企业实现数字化的首选。
EMQ和英特尔,技术创新赋能万物互联。
作为技术驱动的创新型企业,本次大赛的主办方EMQ和英特尔致力于通过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加速万物互联的实现。
EMQ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物联网的数据基础设施”的架构范式,通过一系列产品组合,帮助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在云端实现实时数据的连接、移动、处理和分析,为企业上层业务提供坚实的数字化基础。其中,核心产品云原生分布式消息服务器EMQX在全球市场应用广泛,企业用户超过20K,每月活跃连接数亿台物联网关键设备。
而英特尔则通过Intel Edge Software Hub为开发者提供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的预集成软件栈、生产级软件开发平台和其他软件资源,帮助开发者高效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和工业自动化等边缘解决方案。
本次大赛涌现出的各行业领先企业的物联网应用案例,充分体现了EMQ和英特尔产品和技术的易用性、通用性和领先性。双方也将继续共同探索,为物联网领域带来更高效的产品解决方案,赋能万物互联,共同创造网络化世界的无限可能。
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物联网平台架构设计 现在网上讨论的有关物联网的帖子非常之多,但大部分都是介绍理论或者有关硬件,通讯相关的问题,比如物联网模块,物联网通讯协议MQTT、XMPP、NB_IOT等,个人认为这些只是物联网中一部分,而涉及到物联网的设备如何管理,用户如何管理,数据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