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关-整体框架

概述

网关设备主要用来解决数据采集以及上送到云端的问题。本来这些属于传统行业的技术,在物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许多变化。例如原来网关只需要实现Modbus或DLT-645协议,采集一些仪表和PLC设备的数据,通过私有协议上送上位机。随着终端设备的各类和数量增加,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网关设备如何做到灵活适配是个挑战;物联网和大数据的需求下,上送云端的协议和标准也增加了不少,从传统TCP/HTTP到MQTT/CoAP/LwM2M等;原来都是私有平台,现在阿里,腾讯,涂鸦平台逐渐成为标配,开放的平台也很多,比较出名的有Thingsboard。

目前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物联网标准,所以当前网关项目的定位以满足母公司应用为基础,同时兼容一些通用功能,也为日后定制化和新需求预留空间。例如采集端支持串口和以太网口,协议是Modbus-RTU,Modbus-TCP,DLT-645-07,基本兼容大多数传统设备。如果有新型的例如无线设备,应当做个无线适配器中转,不会直接做到网关来。云端的平台和协议复杂多变,上送软件走定制化灵活适配的方向。

硬件主要包括核心板,采集模块,网络模块。相对于第一代,采集模块和网络接口基本兼容,核心板和网络模块都选用了更低成本的方案,而且核心板的CPU,内存,flash规格都有一定的下降,对软件有一定的压力。第一代网关的定位是自用,通用性和扩展性不好,第二代网关的软件会大范围重构,软件的工作量会比较大。

硬件方案

第一代网关采用RK3288的方案,整体核心规格比较高比较贵,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所以第二代选了sigmastar的SSD202D方案,规格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别是ram从原来的2G降到了128M。原来用4G模块现在使用Cat.1模块,同样是4G,价格降了不少。整体方案图如下:
工业物联网关-整体框架
如上图所示,CPU核心板包括了RAM和flash,组成基本小系统,并提供网络口,USB,串口,GPIO等接口,省略了一些业务关系不大的模块,例如RTC。
一路USB连Cat.1模块(4G),USB 2.0 理论带宽480Mbps,4G理论带宽最高100Mbps,理论上足够,而且从产品业务看数据量不会特别大。另一路USB连6路RS485,我们RS485接口最高支持 115200bps 波特率, 115200 x 6 数据采集方面,方案最多支持8路RS485,每路最多支持128个终端设备(RS485芯片能力限定,软件上每路最多支持256个终端设备),即整个网关最多支持8 * 128 = 1024 个终端设备。

软件框架

模块组成,数据逻辑说明,系统模块划分与架构
底层软件包括BSP及驱动部分,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bsp及应用层编译环境搭建,uboot及内核的系统移植,驱动开发,文件系统的裁剪,硬件测试配套软件开发,生产烧录,软件升级等。应用层包括业务数据处理,业务配置,设备管理,数据区。设备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现终端数据采集,处理后缓存,上传云端。上传功能要支持多种协议多种平台,因此最好能做到相互独立,下面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数据业务逻辑分层图:
工业物联网关-整体框架
从上图可见,最底层是外部终端设备,大部分通过RS485连接,通过Modbus-RTU协议通讯,如果要支持无线设备,则需要外挂无线适配器。小部分场景会用到局域网内通过Modbus-TCP协议采集数据功能,软件上也会支持。采集协议之上是独立的数据区,是使用redis软件在内存上缓存的,缓存数据会有过期时间,而且没有持久化到flash的功能,所以如果因为网络原因导致数据长时间不能上传,会丢数据,预计会预留几十M内存给redis,最长缓存时间由设备数据的数量决定。因为要支持的平台有可能是多个,协议也有多种,数据上传应用会有多个,每个处理一种业务或平台,互不干扰。各应用软件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开发,所以很有必要使用redis软件把数据区和变量区独立出来。层次划分清楚后就比较容易得出逻辑和数据的流程图:
工业物联网关-整体框架
从上图可以看到,数据物理通道有两种,RS485和以太网,采集协议和方式其实有好几种,RS485有Modbus-RTU,DLT645-07,以太网口支持Modbus-TCP。另外,两种物理通道都支持透传方式。
从上面的图知道,数据区其实包括数据区和变量区,数据区就是通过采集协议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以byte数组形式缓存,要注意的是redis只存字符形式数据,所以数据经过十六进制到字符串的转换。变量就是以”key = value”形式缓存的数据,变量支持integer, float, string, boolean,公式这几种数据类型。以下是一个变量的描述:

{
    "code": "current_A",
    "name": "A相电流",
    "attr_type": "telemetry",
    "unit": "mA",
    "area_code": "da_01",
    "area_offset": 0,
    "value_type": "float",
    "value_size": 4,
    "byte_order": "4321",
    "value_base": 0.5,
    "value_ratio": 100.2
}

可知,变量有唯一标识,名字,单位,与数据区的对应关系,数据类型,比率等。

进程划分

根据整体框架和业务逻辑划分出几个业务软件进程,如下图:
工业物联网关-整体框架
从上面可见,把采集都统一由1个进程实现,主要是考虑采集的业务后面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顶多只有通道数量等改变,不会大范围修改。使用c语言实现是因为本人对c语言熟而且涉及到操作硬件,而且对效率也有要求。云端适配层的应用可以根据需求再修改,上图只是给出大致方向。采集程序与云端适配器程序之间使用redis和消息队列做隔离。
另外,网关还提供一个web server,方便用户配置设备及业务,web server后端用boa实现,基本分层及逻辑如下图:
工业物联网关-整体框架
后端boa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

  • 设备与数据web端展示
  • 保存各种用户配置,大部分是json格式
  • 命令处理,例如恢复出厂设置,设备重启

模块间通信

系统划分多个模块,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方式需要提前规划,如下图:
工业物联网关-整体框架
如上图所示,web server的实现结果就是保存配置文件和调用shell脚本文件,配置文件会被采集程序及上层适配器程序读取;调用的shell脚本文件主要用于实现各种指定功能,例如重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程序在启动的时候读取配置文件并初始化,如果用户在运行过程中修改了配置文件并保存,想要配置生效的话,boa web server在保存了配置文件后,调用”killer.sh”脚本kill掉指定的进程,这时后台有个”keeper.sh”的脚本会自动把退出的进程重新启动,这样就重新读取配置并初始化了。要注意的是”killer.sh”脚本尽量采用通过给进程发送消息的方式使进程安全退出。

end

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原文地址:工业物联网关-整体框架

相关推荐: 物联网互操作系统:分类、标准与未来发展方向综述

1 介绍         “物联网“一词最早是由英国技术先驱凯文·阿什顿(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在RFID标签方面的工作中使用的。具体来说,llot将一组具有独特标识和标准通信的异构设备或失误连接起来,使物联网设备之间实现兼容互联。它的目的就是异构端设备之…